孩子数学总上不去? 多数不是不会做题, 而是这项能力太差了
文 / 吴钩随笔
有没有这样的经历:
孩子放学回来,你问他今天的数学作业写完了吗?
他耷拉着脑袋说:“太多了,来不及写。”
你心软了,说:“那就先写语文吧,数学明天再补。”
结果第二天,数学作业还是没动。到了考试,他看着卷子皱眉,你看着分数发愁。
其实,孩子不是不会做题,真正的问题是——不会管理时间。
一半以上的孩子,输在“不会安排时间”
最近有位初中数学老师朋友分享了一件小事:
他教的初二班,每次布置数学练习册,让学生第二天交。结果检查的时候,一半以上都没完成。
问原因,学生们统一口径:“作业太多,时间不够。”
可他仔细看了那天的作业:就两三道基础题,真正耽误时间的,是练习册上的几道巩固题。
说白了,不是时间不够,而是根本没开始做。
数学不是靠聪明,而是靠“规划力”
很多家长觉得,数学学不好是因为孩子没天赋、不够聪明。
但你会发现,那些数学成绩稳定、哪怕不补课也能考得不错的孩子,有一个共同点:
他们特别会“安排时间”。
比如:
数学课前会预习,知道今天讲哪几个重点;
上课听得认真,回家写作业几乎不出错;
练习册不是从头到尾做,而是先做简单题,再啃难点题;
作业多的时候,会拆分时间,比如放学路上 mental math,晚上集中攻克难题。
他们不是靠“猛刷题”提分,而是靠科学规划,精准练习。
家庭教育的盲区:从不教孩子如何“用时间”
很多家长天天督促孩子写作业,却从不教孩子怎么用时间、怎么安排学习节奏。
结果就是:
孩子手忙脚乱,今天写一半、明天补一截;
写作业靠熬夜,考试却靠运气;
作业赶着交,质量不高,错题一堆。
这样的学习方式,孩子自己很累,家长也很焦虑。
提高数学成绩,先帮孩子培养这两项关键能力
一、时间分配的能力
时间不可能无限,但任务总是很多。真正的高手,不是时间多,而是分得清:
什么是重点题,要精做;
什么是基础题,要快做;
什么是难点题,能力范围内尽量突破。
家长可以这样做:
每天吃饭前,让孩子制定第二天“学习计划”;
教他用三色笔标记作业:红色(重点)、蓝色(基础)、黑色(选做);
睡前5分钟,复盘当天计划完成情况,学会自己复查时间使用是否合理。
二、零碎时间利用能力
碎片时间,是大多数孩子最容易浪费的。
比如,早上等车时刷短视频、写作业前拖拉十分钟、饭后“躺尸”发呆半小时……
但这些零碎时间加起来,足够完成一半数学练习。
家长可以这样引导:
做“5分钟小任务”清单,比如今天把两道选择题搞定;
在饭前、车上、等电梯等碎片场景中完成;
每完成一项,就打个 ,孩子会有成就感。
成绩不是拼智商,而是拼“执行力”
很多孩子不是没有目标,也不是没有想法,而是缺少落地执行的能力。
数学成绩的提升,不靠一时突击,而靠每天一点一滴的“高效完成”。
那些默默进步的孩子,往往不是天赋高,而是行动力强、计划得当。
写在最后:
你可以焦虑孩子的成绩,但更重要的是——
你有没有教会孩子“怎么去安排和完成一件事”?
别再一味补课、逼写作业了,先从时间管理这项底层能力教起。
你会发现,当孩子开始主动安排时间,独立完成任务,数学成绩不请自来,自信和成长也随之而来。
点个赞和关注吧,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控时间,成为自己的“人生计划者”。